请输入关键字
当前位置:首页>>清大文产(北京)规划设计研究院李季院长主讲:十四五时期文旅产业的机遇与挑战(文字实录)

清大文产(北京)规划设计研究院李季院长主讲:十四五时期文旅产业的机遇与挑战(文字实录)

2024-03-29 



洞见战略智库-文旅产业大讲堂第1期清大文产(北京)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洞见战略智库首席顾问李季,为大家带来“十四五时期文旅产业的机遇与挑战”专题分享,李季院长的分享紧贴时事、干货满满,在线观众突破10万。文旅产业大讲堂是继乡村振兴大讲堂之后洞见战略智库团队重磅打造的又一知识分享讲座。本文为直播文字实录。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作为国家经济支柱型产业之一,文旅产业为国家经济疫后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展望十四五,在新的发展格局下,文旅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与机遇,文体产业行业也将全面复苏,产业发展动能将进一步得到激发和释放,新的市场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2020年疫情以来,文旅产业遭受了非常大的冲击,未来几年文旅产业到底会遇到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应该是要给大家讲清楚的。

一、为何编制“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二、总体要求是什么

三、实施社会文明促进和提升工程

四、构建新时代艺术创作体系

五、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

六、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七、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八、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

九、完善现代文化和旅游市场体系

十、建设对外和对港澳台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体系

十一、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十二、提升文化和旅游发展的科技支撑水平

十三、优化文化和旅游发展布局

十四、保障措施

01为何编制“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文化部和旅游部合并其实是两个非常大的行业的合并,讲文化旅游行业,其实是把这个事儿给说窄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规划,既有交集的部分,又有各自的特点。

十四五期间正是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我们从过去经济依赖贸易转变成以内需拉动为主,构成一个文化、经济、社会、生态稳定发展的安全的产业体系和体制体系,这是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的大背景。十四五期间,过去大规模、排浪式消费也将转向多元化、个性化、数字化、分散化的新消费时代,这也是规划编制的一个重要背景。

02总体要求是什么

① 建设一个工程、七大体系

一个工程很明确,就是文化铸魂,发挥文化的赋能作用。这与十四五期间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打造中国国家品牌密切相关,从目前国家大力实施的社会文明促进和提升工程可以看到,国家着力建设的是新时代艺术创作体系、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现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现代旅游业体系、现代文化和旅游市场体系,包括对外和对港澳台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的体系,以文化为魂,以产业为抓手,这是我们在文化和旅游行业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作战地图和清晰的发展路径。

② 五个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的方向,这个很好理解不再赘述;坚持人民为中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需求,以人为本的消费导向,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创新驱动,突出创新的核心地位,全面推进模式创新、业态创新、产品创新,包括法规、科技创新对文化和旅游发展的赋能作用。当今我们不仅受到平台经济、新商业模式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全球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政治、产业博弈的影响。在十四五期间创新驱动是打造文化旅游新兴产业模式、新兴业态、新兴产品的重要抓手。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用市场化的手段对文化旅游行业的资源禀赋进行整体配置,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高水平对外开发。

坚持融合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文化和旅游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

③ 发展总目标

到2025年,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治理效能显著提升,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文化铸魂、文化赋能和旅游为民、旅游带动作用全面凸显,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十三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从2015年的2.7万亿元增加到4.4万亿元,已占到国家经济总量的4.5%,2019年底文化和旅游行业总产值已占到国家经济总量的6.5%。

到2035年,我国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优秀文艺作品、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文化和旅游发展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03实施社会文明促进和提升工程

在社会文明促进和提升工程中更重要的是推动整个社会道德的回归、价值的回归、信仰的回归,一是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二是加强对中华文明的挖掘研究和阐释,三是提高人民群众文明素养和审美水平;四是促进移风易俗。

04构建新时代艺术创作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我们现在文化艺术创作中,只有高原没有高峰。”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不仅可以塑造和凝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也可以推动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素养提升,要加强对艺术创作的引导、大力培育精品力作、提高文艺团体的发展能力、推动优秀作品的演出演播、加强文艺评论。

05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

完善文化遗产的资源管理,加强考古挖掘和文物的保护利用,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水平,加强古籍的保护研究利用。中国是世界几大文明古国唯一源远流长、传承有序的国家,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不仅要对当代人民有交代,也要对子孙后代有交代,让大家知道中华民族从何而来。三星堆的挖掘引起了媒体和广大网民的热议,这表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对文化的追根溯源尤为重要。

06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提供国民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健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提质增效,广泛开展群众的文化活动,加快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在过去的十三五期间,我们的公共文化建设已经达到非常高的水平,现阶段公共文化的诉求是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来构建国家在十四五期间文化和旅游行业发展的新格局,这个新格局也是整个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构建发展新格局的关键在于供需两端结构化的升级,目的是要畅通文化产业的供给和消费循环,形成强大的国内文化产品市场,供给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不断升级的个性化文化消费需求。

07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区域城乡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深化文化产业国际合作,要从重点文化行业入手,扩大优质文化产品的供给,强化文化产品传播和流通体系的支撑作用,这也是文化产业服务构建供给端的路径和选择。

08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

深化推进大众旅游,积极发展智慧旅游,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丰富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完善旅游公共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统筹推进国内旅游和出入境旅游发展。文化旅游的发展已成为拉动内需和国家经济安全重要的抓手和推动力。文化旅游行业已进入多元化、个性化、数字化、分散化的新消费格局,这个消费格局就要求我们现在文化旅游行业的从业者,不能再用跟随战略和大规模排浪式、复制化战略,而是要在业态、产业、商业模式中打造新的制高点,树立新的产业发展格局。

09完善现代文化和旅游市场体系

培育各类市场主体,构建新型监管机制,加强行业管理和服务,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十八大以来,对于市场要素的束缚已经解除了很多,而现在我们面临的监管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形态,包括文化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平台化。旅游行业的圈层营销,通过视频、图片、声音、文字构建旅游消费市场的新消费群体,所以文化和旅游市场执法改革,要针对新形势和新发展,提出新的执法理念。

10建设对外和港澳台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体系

大力推动文化外交,开展多层次的对外交流,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深化对港澳台的交流。这里体现了两个维度:第一,在外交中,文化的作用要远远高于产业和政治的作用,文化对国家品牌和国家软实力的影响意义深远。第二,港澳台在过去的发展中遇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其实最根本是没有达成文化、价值观、理念、信仰的统一,所以说文化和旅游产业承担了非常重要的功能。

11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以旅游促进文化传播,培育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旅游的文化内涵已经突破以文化为魂,以旅游为基的初始认识,现在文化资源、历史资源等都可以转化为文化旅游的产业资源,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才有高门槛,才不会被复制模仿。山、水,林、塘、田、沙漠、荒滩、森林、湿地等消费场景的构建,会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文化性、民族性、品牌性带来非常大的传播。

12提升文化和旅游发展的科技支撑水平

在今天交感式、互动式技术和新一代信息媒体的发展对文化旅游行业已产生深远影响。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加快信息化建设,提升行业装备水平,推进标准化建设,这些已远远超过了传统智慧旅游的阶段,未来会向太空、深海发展,跃进到一个迭代的产品和迭代的发展。

13优化文化和旅游发展布局

国家从整体上完善空间布局,我国96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除去国土资源部公布的180万平方公里可适于人耕种和居住的面积以外,剩下780万平方公里都是高山、戈壁、荒滩、沙漠、森林等,这反而是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禀赋。 

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是十四五期间一个非常显著的标志,在过去的十三五期间,清大文产也参与和推动了大连旅顺国家历史记忆公园、广东南沙及东莞国家海防遗址公园等的建设,这些都属于国家文化公园体系。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更重要的是协调城市群之间发展的不同频,包括推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的协同发展。国内很多大型文化旅游投资机构、运营机构的投资热点地区80%集中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片区,这是由这些地区经济消费状况所决定的。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的文化振兴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期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全国的景区已扩展到14万家,其中很多都是农文旅项目。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城市近郊的一些山体、景点、公园将会变成城中山、城中公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主要城市周边都将会是这样的状况。

14保障措施

加强党的领导,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强人才队伍,完善支持政策,完善投融资服务,加强理论研究,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安全能力建设,在这一部分着重讲三点。 

第一,机制体制改革是十四五时期文化旅游行业发展的一个主旋律,这个行业的发展要通过营造氛围,打造环境,改变思维定式来推动。 

第二,以美国为首的全球大规模“放水”,带来了全球通胀,全球货币进入了第三次寻锚的过程,金融体系进入一种非常深刻的博弈,今天我们遇到的很多金融问题,是过去不曾遇到过的,十四五期间文化旅游行业的投融资模式和创新金融模式如何来支撑文化旅游项目的落地发展,文化旅游的金融模式如何来打造,我们要高度重视。 

第三,安全能力的建设已经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过去文化旅游行业粗放式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安全事故、交通事故等,放眼全球,安全事故往往使文旅企业和景区遭遇灭顶之灾,所以安全能力的建设是文化旅游产业高效快速平稳发展的重要保障支撑。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展望

在今天,我们看到圈层营销已对文化旅游行业的营销宣推带来了重大变革,可能在短短三五天时间里,一个景区一个景点就被广而告之,去年直播领域的发展让我们认识到直播对于一个景区一个城市品牌的带动力量,融媒体和新媒体对文化旅游行业的融合和推动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目前很多投入巨资在复建和改建的历史街区、古城、古镇,对于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重大利好。但如何产业前置和运营前置,已是我们每一个从业者要深思的问题。十四五期间不能再造成这类浪费,它会让文化旅游行业的发展背上巨大包袱。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旅游从业者和旅游投资机构也逐步布局一带一路国家,在未来5~10年,中国文化旅游行业如何走出去,不仅走出去,而且能够站得住脚,这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