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克建:人文传承保底蕴,科技赋能促发展,打造城市新名片
2023-10-02
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杨克建
9月28日,中华世纪坛剧场高朋满座,2021北京国际设计周“城市印迹”创新发展国际峰会隆重举行。原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吉尔吉斯共和国驻华大使巴克特古洛娃·卡纳伊姆,格鲁吉亚共和国驻华大使阿尔赤·卡岚第亚,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驻华大使帕利塔·科霍纳,纳米比亚共和国驻华大使伊莱亚·乔治·凯亚莫,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李保宗,故宫文化创意研究所副所长刘辉等相关领导、“一带一路”国家驻华大使、优秀企事业单位、国内外设计机构、专家学者、新闻媒体代表等150余人参加,共同探讨全球城市更新的新机遇、新篇章。北京国际设计周由文化和旅游部与北京市政府联合主办,本届大会是在疫情发生后的首个以“创意赋能+产城蝶变”为主题的国际活动,凤凰网文化作为战略合作媒体对本次活动提供了大力支持。
活动现场,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杨克建接受了凤凰网文化的采访。
记者:融媒体时代的城市品牌打造济南市历城区在塑造城市品牌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有何心得?
杨克建:历城因临历山而得名,南倚泰山,北眺黄河,自西汉景帝4年建县,沿革至1987年撤县设区,距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现辖14个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5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2万人,是山东省省会、泉城济南的重要核心城区之一。202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7亿元人民币,完成一般公共财政收入111亿元人民币。今年6月,历城区获评“山东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区”荣誉称号。最近,“2021年中国县域综合实力百强榜”出炉,历城区再一次上榜,这也是历城区连续8次入选全国百强县区,表明历城区已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历城历史悠久,名士辈出、文脉绵长,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因此,从城市品牌来讲,历城首先是一座历史赋予的“人文之城”。七百多年前,元代画家赵孟頫的一幅《鹊华秋色图》生动描绘了历城境内华山的孤峰独秀,如今华山国家历史文化湿地公园碧波荡漾,小清河波光粼粼即将通航四海,加上济南72名泉中有11处在历城涌流,“山、泉、湖、河、城”交织辉映,历城已成为一座景致如画的“生态之城”。历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遥墙国际机场通达海内外120个城市,京沪、济青高铁在这里交汇,中欧班列贯穿境内,高速公路密集成网通达全国,小清河是山东省内唯一具备海河联运通航条件的水运资源,目前历城正在打造公、铁、水、空 “四港合一”的国际内陆港综合枢纽,大力发展现代化物流,因此历城还是一座四通八达的“枢纽之城”。正因如此,历城科创资源丰富、高校院所云集,拥有山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省农科院等20余家高校院所、46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4家院士工作站以及254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运行着中国首台全部采用国产CPU和系统软件构建的千万亿次计算机系统,为大数据和云计算提供着庞大的算力支撑。目前,历城正以“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联动、融合发展模式,着力打造“城市的大学、大学的城市”,强力引领科技创新,聚焦实现科技赋能,挖掘培育新兴业态。因此,历城又是一座潜力无限的“科技之城”。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城市品牌的传播提供了更快速、更立体的载体,历城将充分把握这一重要的机遇,做好人文传承保底蕴,用科技赋能促发展,打造更多更好的城市新名片。
记者:历城区最重要的产业优势是什么?如何更好地发挥产业优势打造城市品牌?
杨克建:历城区紧密结合天然的人文自然资源,充分发挥便捷的区位地理优势,密切依托雄厚的科技资源优势,重点布局并协同推进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现代物流贸易、文化旅游、现代金融等六大主导产业。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依托超算中心、浪潮IBM智能计算机产业园、中物科技园、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齐鲁研究院等平台,促进云计算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融合发展和创新应用,打造智慧产业集群。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依托临港开发区,以济钢防务和济南轨道交通装备智造项目为核心,着力发展卫星装备研发、轨道交通装备、自动化装备和智能设备等先进制造业,打造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依托齐鲁制药生物医药园、宏济堂中医药产业园等,积极吸引国内外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和研发机构落地,支持新药创制和本地产业化,全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现代物流贸易产业要充分发挥历城区位优势,以内陆港济南中央高端物流集聚区为核心,抓住济南国际机场扩建、济铁董家货运中心建成、中欧班列开通、小清河复航等机遇,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物流贸易中心,助力济南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文化旅游产业依托中国(唐冶)新媒体产业园等优质载体,发挥融创文旅城、华山历史文化公园等文旅资源的引领带动作用,深入挖掘人文历史资源,落地一批文化休闲、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红色旅游等文旅项目,建设省会重要旅居地。现代金融产业配合济南国际金融城协调区建设,借助自贸区增强境外金融服务功能,大力引入银、证、保等传统金融业区域总部,梯次发展资本市场,发挥全生命周期投资引领作用。
记者:济南市历城区在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和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方面的重点举措有哪些?城市如何内外兼修,做到“颜值”与“内涵”双提升?